
《秋天的童话》《宋家皇朝》《玻璃之城》《岁月神偷》……这几部电影是否在你喜爱的电影清单里?爱策略
如果你还记得电影里那些真诚触动的片段,一定很想知道,亲手创造这些经典华语电影的导演是怎么讲好故事的。
9月中旬,在亚洲电影大奖学院主办的“国际电影创作营2025”期间,《城市画报》与香港著名导演张婉婷展开了一场关于创作的对话,以上脍炙人口的作品,均是她从事电影行业超过40年的代表作。
中国电影发展至今不过百年,但如今人们对一部电影的要求和期待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。年逾七旬的张婉婷导演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和表达欲,不仅努力拍自己记忆中上个世纪的故事,为过去留下记录,又持续对当下发生的一切保持好奇。
她说:不想只做过去的人,还想看看电影到底能去到哪。
专访比较长,奉上索引
本文我们讨论了
新手导演如何讲好故事
从哪里持续挖掘好剧本
观众影评对创作的影响
华语电影在哪寻求国际突破
女性电影人的崛起
如果你还没看过张婉婷导演的作品,看完这个专访,也推荐你去看看。
“人不会只有一个故事”
城市画报:
此次作为亚洲电影大奖学院的创作营导师,你会特别注重引导学员们关注创作的哪些方面?是故事的情感内核,还是表达的技巧?
张婉婷:
首先我认为很多东西都有人拍过,许多不同的手法也都被使用过,所以我认为拍电影不应当本末倒置,形式应服务于内容,这点非常重要。
如果你只是为了做一个很有风格,装出一套所谓风格化的样子,自以为没人看过这些,然而故事空洞,完全没有内容,那就没有意义,再新也没有用。
最重要的还是内容。如果你已经决定去拍一件你自己很有感触的事情,或者你亲身经历过的事,希望凭借自身的经验去打动他人爱策略,那就一定不会流于跟风。
因为每个人的故事都不同,我和你的故事也不相同,你讲述的方法一定会有独到之处。
作为一个导演最重要的,就是把无论多普通、无论别人觉得多俗套的东西,用一个独特的角度去观察出来,或者用一个真诚的视角去写出来,这样你就会成功。所以你不要总想着,我要做一个全新的无人见过的东西,那样的就叫装腔作势。我认为作为一个创作者,最重要的是要真诚。
城市画报:
很多新人导演的第一部作品喜欢分享自己的故事,很容易便陷入迷茫,后续的作品就会很慢或者没有下文了,似乎创作灵感也被掏空了。你如何看待这种情况?
张婉婷:
我认为第一点是,人不会只有一个故事,也就是说你是不会被掏空的,你一定还有第二个故事。
比如我和罗启锐已经拍了很多故事。第一部就关于非法移民,也是当时我的亲身经历。那时在纽约很多人想要移民,还有所谓“假结婚”之类的情况,我们结识了唐人街的很多人,电影里讲的便是我们看到的故事。
第二部《秋天的童话》也还是我们的故事。人物原型是当时我在纽约读书时认识的一个小混混叫“巢皮岭”,样貌不怎么样,但后来男主角是周润发饰演的“船头尺”,当然比原型要英俊得多了。
*留学生李琪(钟楚红 饰)独自一人从香港到纽约读书,满心以为接机的会是自己的男友(陈百强 饰),来到的却是一位远方亲戚和一位在唐人街打工的船头尺(周润发饰)。原来自己的男友已经移情别恋了,令李琪伤心不已,把自己关在房内。船头尺不放心前往询问,闻到煤气味便以为李琪自杀,原来只是煤气泄漏。船头尺鼓励李琪就算一个人也要好好生活读书,李琪得到了他的鼓励及帮助,便开始专心读书和工作。当中船头尺也屡遭不顺,两人互相帮助之余,船头尺也爱上了李琪。
——来自豆瓣《秋天的童话》电影简介
但人不能只拍自己的故事嘛。所以我们想突破自己,就去拍《宋家皇朝》,也就是拍一些完全与我无关的题材。宋霭龄、宋庆龄、宋美龄三位女性所处的年代并不是我的年代,为此我要做足两年的研究,才能把剧本写出来。
所以在题材方面,我认为人应该拓宽自己的题材,不要只讲自己的事。如果一个导演只能讲自己的故事,那也注定只能拍几部而已。
当然刚做导演的时候,我也觉得拍自己的故事更得心应手一些。我常对我的学生说,你想不出故事,就讲你自己。因为每个人一定都有一部《岁月神偷》,也就是说一定有一个童年故事,而且非常独特。
*2010年的电影《岁月神偷》,荣获第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(罗启锐)、最佳男主角(任达华)、最佳新演员(李治廷)、最佳电影原创歌曲等多项大奖。
——来自豆瓣电影
第二点可能就是怕输。如果第一部得奖了,拿到最佳新导演,或者好评如潮之类的,那么他们就会变得很谨慎。觉得“要是第二部失败了不就完了”,会产生这样的心态。
我明白这种心态,但人是需要有勇气的。第一部得奖了,第二部未必还会得奖,你可能会跌下来,但没关系,那就再爬起来拍第三部。
所以不要那么害怕失败,因为我们一定会失败。所以早输好过晚输,最重要的是失败之后爱策略,仍然可以保持这样的信念,再走上去。这是锻炼自己的一种方法。
法语把导演称作 réalisateur,意思是一个能让事情发生的人。我认为作为一名导演最大的特质,是能够把从无到有的事情推动成真。因为所有故事,如果你不努力去推进它,它就不会发生。世界不会因为少了一个故事而停摆。
城市画报:
新人导演最需要加强的短板或不足是什么呢?
张婉婷:
其实我不太清楚,因为我不认识他们,(不知道)他们会有什么特别的短板。我也在教书,接触很多年轻人和学生,反而觉得他们都非常有朝气,他们对新科技有很多的了解,而且会来读电影的,本身就是出于兴趣。
但我的确觉得,电影行业进入门槛已经很难,但要继续在其中生存下去,一样难。现在入行的机会其实更多了,进入电影行业可以有各种不同的途径,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你怎样在这个航道上继续坚持下去,怎样能够做到地老天荒。这反而更加困难。
我有一点可以肯定地说,那是不会改变的,就是无论你多么红火,无论你达到多高的位置多么辉煌,你一定会有跌下来的时候。无论是巨星还是大导演都会下滑,这几乎是一个定律。
那么当你跌下来的时候,能不能有这样的毅力,以及这样的信心重新爬上去。那时才是真正证明你属于这一行。
让电影具备普世价值
城市画报:
如今的创作环境和观众口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你觉得对创作者有怎样的影响?
张婉婷:
观众的口味或市场的变化,很难被准确预判,自古以来都是如此。你如果是真正的创作者,有心去从事这一行的人,就不应该让观众的口味或者市场的规律去左右你的创作。
如果你说观众喜欢看这个,我就多拍一些,那就错了,一开始的方向全都错了,这样就会落入俗套。别人成功的例子,你又觉得这个应该会成功,因为很多观众看、很有口碑,于是你也去拍类似的……
你一定不要为了市场或者观众就改变了自己的初衷。你的初衷应该是想拍一些从你的角度去看的东西,那必定是无人见过的,因为你的角度是独特的。
城市画报:
你认为华语电影在国际市场上要实现突破,最重要的发力点是什么?是讲述普世情感的故事,还是突出独特的文化符号,或其他?
张婉婷:
我认为所谓推向国际这件事,无论在中国香港还是在内地,很多人都觉得我要走向国际,不应只盯着我们这一小块地方。但我从来没有那样想过,我从未想过要推向哪里,我只是觉得只要把电影拍好,让这部电影具备一种普世价值。
所谓普世价值并不是说我要有普世价值,或者因为外国人喜欢看中国的某些传统元素,于是我就塞几个传统元素,或者放些中国音乐进去,并不是这样的。
我觉得普世价值确实是存在的,是有些关于情感的东西。全世界的人,他们对于亲情、爱情、友情都有共同的触动点。
如果你触及了那个触点,你就可以走向很多地方,不需要特意为了外国人喜欢某些不知名的东西,而去拍些什么来迎合他们。我一直认为拍电影从创作开始,由此出发然后把它写好,做到最好,并且写一些能够打动自己的东西,这样才有希望打动观众。
女性电影人不断涌现
城市画报:
在刚刚落幕的威尼斯电影节上,内地女演员辛芷蕾凭借作品《日掛中天》获奖,让我们再次看到华语影视行业中,女性创作者日益显现的力量和独特视角。作为一位成功的女性导演,你如何看待近年来行业给女性创作者带来的机遇和变化?
张婉婷:
有的,现在多了很多女性入行。我当初入行的时候是上世纪80年代,整个剧组里,差不多就我一个女性,其余像茶水这些岗位,美术服装也会有一些女性,但整个导演组和摄影组几乎清一色是男性,女性入行的很少。
但我最近刚拍完一部片子,我的整个导演组都是女性。我将要监制的一部片子,摄影师也是女性。以前因为机器太重,灯光器材也太重,几乎没有女性做摄影师,我拍了这么多年,都没见过一位,而现在我终于与一位女性摄影师合作了。
而且以前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很严格,压力很大。女性一定要在家,比如生了孩子以后,不能到处跑。丈夫要上班,难道你自己去拍电影吗?拍电影从来不是朝九晚五的,而是经常不在家,作为妻子不行的,尤其有了孩子就更不可以。
所以过去我们很多女导演都没有生孩子,因为不现实,难道让丈夫带孩子吗?不可能的。
但现在不同了。如今有关家庭或者孩子的事务,夫妻双方更多会分工协作。而且丈夫也不会说什么“不让妻子继续出去工作”之类的话,因此家庭负担也没有那么重了。
作者手记
正如开头所说的,如今人们对电影的要求和期待都变得很高。动作大片已经看腻,巨星阵容不再一呼百应,大制作并不会得到观众的体谅。
在严格审视之下,电影似乎回到了均值回归,好电影的标准逐渐回到本质—— 一个好的故事。创作者所有的焦虑和迷茫,如果回看电影诞生的初心,似乎都能找到答案。
在与张婉婷导演的对话当中,她豁达而简单的回复,也让提出问题的我们获得了同样的开解。
在电影行业艰难的时候,每个人都会花尽心思去搏出彩,却唯独忘记了一开始选择拍电影,都是因为“有话要说”。
最后用张婉婷导演的一段话,作为对所有从事创作行业的朋友的劝勉:
“每个人都是独特的,都是独一无二的,只要你以真诚的态度,从内心挖掘一些东西给别人,把它写出来,就既不会流于跟风,也会显得独特。当我们能够做到这一步,就可以把最真实的东西表达出来,尽管这很辛苦,甚至会有一种痛楚——
‘所有人都看出我喜欢她了’爱策略,或者‘我的童年故事全被讲了出来,大家都知道我原来是这样的’。这些都很悲伤,拍摄的过程中,你可能会投入到故事当中而落泪。但创作只能如此,你必须与人分享你内心深处最最深切的感受。”
淘配网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